西双版纳
关键词1
西双版纳:西双是傣语的十二,版纳是旧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就是十二个县。
关键词2
傣族:在1953年前叫摆夷,摆夷是彝语,译为水边捕鱼的民族。
所谓水傣、旱傣、花腰傣是错误的叫法,相当于给傣族同胞取绰号。
关键词3
喃咪:大概就是蘸水、酱的意思,它们是傣味的灵魂。
关键词4
野菜:据文献记载,西双版纳地区有记载使用的野菜达277种!
关键词5
小乘佛教:准确的说是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小乘度己,大乘度人。
关键词6
热带雨林:我觉得热带雨林就是植物界的北上广,密度之大,竞争之激烈。
关键词7
澜沧江:东方多瑙河,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关键词8
勐泐王国:傣族先民所在的南诏国破灭后,逐渐南迁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建立的。
1.西双版纳
意思是十二个县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版纳旧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
西双版纳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西双”“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一个征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十二版纳示意图
勐:傣语音译,多指平坝地区。曾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上图可显而易见平坝地区。
曼:傣语中“曼”是村庄的意思,去过版纳应该有印象。
傣族村寨
景洪赶摆夜市
2.傣族
我们叫错了很久
版纳游乐园表演的傣族服饰
有一个误区,所谓的水傣、旱傣、花腰傣是错误的认识,不能沿用,更不可套用,就像给不同地区的傣族同胞套上的绰号。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
我国傣族分布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老(Lao),缅甸称做掸(Shan),中国称做傣(Dai),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
东南亚傣族分布图
汉语称呼“摆夷”即来自彝语,在彝语中的意思很明确:河中捕鱼民族,并无贬义,彝族和傣族有很长时间比邻而居,彝族在山上傣族就在山脚坝区。
民国40年代,还没有“傣”这个汉字,当时多称“摆夷”“僰夷”,偶尔“歹”或“泰”。1950年进京国庆观礼有云南代表团,因要废除旧社会的族称摆夷,于是来自德宏的叫泰族,来自版纳的叫僰族,而发“dǎi”音的汉字,当时只有“歹”、“歺”、“逮”三个字,从字面意思理解都不好,于是新造“傣”字。1953年开始正式称傣族。
随着1953年1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傣族”族称的汉语写法正式确认。但五六十年代,传媒习惯对新造字读半边,印刷体找不到“傣”还一度用“ ”代替。五六十年代“傣”的汉语发音没遵从自称dǎi而读半边字泰tài,之后规范化:傣dǎi族。
因为以上历史缘由,在二战后期,还出现泛泰主义,感兴趣请自行查阅资料。
西双版纳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除了傣族,还有哈尼族(本地人称爱伲族)、彝族,布朗族,瑶族,基诺族,佤族等。
3.喃咪
傣味的灵魂角色
傣族手抓饭喃咪
张光直先生说:“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
喃咪,傣族饮食的“灵魂”。“喃”是傣话,意为水、汁 ;“咪”意思是舂拌或者调制。在云南蘸水是一个特色,那在蘸水中大师级的地位,就是傣族的喃咪。
喃咪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菜酱”,一种是“肉酱”;常见的菜酱有番茄喃咪、酸菜喃咪、花生喃咪。常见的肉酱有螃蟹喃咪、鱼仔喃咪,详细的做法我在查阅文献的时候有大致记载,后续我觉得吃得深度的时候可以开展个专题深度研究下。
各式各样的食材以及喃咪配料
4.野菜
多达277种各式野菜
正在下锅的野菜
正在下锅的野菜
正在下锅的野菜
按照研究记载,西双版纳各民族日常食用的野菜277种,其中嫩茎叶类192种,竹笋类 13种,鲜花类35种,果实类22种,块茎、块根和髓心类27种。野菜种类数量占西双版纳 5000种维管植物数量的5%~6%。
其中许又凯老师早在2002年就针对11种野菜以白菜口感为参照做了研究,这11种是木瓜榕、苦凉菜、刺芫荽、水茄、臭菜、滑板菜、白花、芭蕉花、蕨菜、槟榔青、野荞。研究表明,除了水茄还有野荞,其他口感都比白菜好且营养价值不低。
5.热带雨林
植物世界的北上广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雨季的热带雨林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Via《地球脉动》
超负荷面临死亡的树木 Via《地球脉动》
看过《地球脉动》一期纪录片,这种感受,植物之于热带雨林,像极了人们现在扎根北上广。
热带水果波罗蜜
热带水果酸角
热带水果香蕉
6.澜沧江
东方多瑙河,亚洲第三长河
讲到西双版纳,不得不提,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云南是个神奇的地方,遍布着六大河流,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六大河后面也可以做个专题展现。
东南亚的湄公河
流经景洪的澜沧江
7.小乘佛教
南传佛教,严持戒律
在中国,佛教大致分三块,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为北传佛教;而从斯里兰卡到东南亚到版纳的,为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
小乘度己,大乘度人;小乘着重伦理教诲,大乘擅接纳融汇。
修行的僧人
引用一句话:“小乘佛法就是很务实的,很负责任的。它的态度很好,但是它的见地会有局限。当你有了小乘的基础,再学习大乘时,你就能够找到大乘的精髓。”
西双版纳总佛寺
西双版纳总佛寺
西双版纳总佛寺
历史上南传佛教的组织制度及其结构模式与俸族封建领主等级制度息息巧关,分为总佛寺、中心佛寺、中佛寺、村寨佛寺四级佛寺管理。
教权与皇权完整统一于一个人身上或由召片领(召片领为傣语,意为“广大土地之主”)控制。南传佛教与政治统治没有完全融合为一体,教权与皇权若距若离。
8.勐泐王国[lè]
也称“景陇国”,傣族先民在澜沧湄公中游建立的联盟国家
首先要讲到傣族先民南迁:傣族先民在洱海地区生活的南诏亡国后,洱海地区陷入混乱,先后经历了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三个短命王朝,政权更替,民不聊生,失势的傣族人被迫迁离洱海地区。有一部分傣族经蒙舍(巍山)向南迁徙,迁到银生(今景东)及银生以南的澜沧江流域地区。
11世纪末,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废皇帝段正明,自立为帝,随后诸侯割据已形成,各部族纷纷趁机脱离大理国的统治。
公元1178年东南亚格局图, via历史追学网
1180年,大理国银生节度境内的傣族首领诏真(帕雅真) 率属民南下、征服澜沧江/湄公河中游地区各部族,在澜沧江畔修建王城“景陇”、组建联盟国家“勐泐”。
公元1180年东南亚格局图 注意图中景陇 via历史追学网
“勐泐”(泐国)为与大理国平起平坐,诏真在位期间,时而向宋朝进贡,时而向大理国进贡,在大理国与宋朝之间寻找平衡,以“景陇”为中心,收服勐佬(老挝北部)、勐皎(越南西北部)、勐艮(掸邦东北部)、勐庸(泰国北部)等傣/泰族小国,成为疆域辽阔的东南亚大国。
1262年,“勐泐”的附属“勐庸”(庸地)向南扩张,修建王城“清莱”、另组联盟国家“勐庸”(汉译“兰纳国”或“八百媳妇国”)。
1281年,“勐庸”(兰纳国)征服向元朝纳贡的哈里奔差国(今泰北的孟人政权),激怒元朝。
1284年,元朝大将军步鲁合答率军远征“勐庸”,路过“勐泐”时,一并征服“勐泐”。1296年,元朝改“勐泐”为“彻里”,设彻里军民总管府,任命“诏勐泐”(泐王)刀补瓦为世袭总管。
公元1285年东南亚格局图 注意图中大小车里 via历史追学网
被元朝占领的“勐泐”成了元朝南征其他傣族王国的前沿,每次元朝南征都将“勐泐”作为大后方,筹集军粮,大量征夫,民众苦不堪言,纷纷往南移民,“勐泐”人口逐渐锐减,逐渐丧失自主性。
元朝退出“勐泐”后,积弱的“勐泐”先后被明王朝、东吁王朝、清王朝占领,先后成为这些王朝的属国,由于地处封闭的云贵高原西南端,这些王朝任其发展,傣族文化在这封闭的环境中得到一定的发展与保留。
这,就是西双版纳,一个澜沧江边覆盖着热带雨林的十二个县,住着傣族喜欢吃喃咪野菜信奉小乘佛教曾建立过勐泐王国的地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