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老年人出事,下地前先量血压;怕出工伤事故,叮嘱老人们干累了可以“磨洋工”……记者在重庆一些区县走村串户,发现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雇用的务农劳力大多超过60岁,80岁左右的也不鲜见。
当前,农业劳动力的供给结构正由十几年前的50岁上下为主向6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过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遭遇“高龄农民”的种种尴尬事,折射出农村劳动力加速老化,劳力“断代之忧”已非常急迫。
在南川区河图乡长坪村,畔园猕猴桃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伟给记者拿出两件“新鲜物”,一件是农民土地入股的股权证,另一件则是血压计。这家合作社流转了800多亩土地,雇用的农民平均年龄65岁以上,年纪最大的81岁。“在30多个‘高龄农民’中,患有高血压的就有七八个。
因为怕出事,我们专门买来血压计,定期给农民量血压,下地前也要量。”王伟叹气道,“虽然合作社让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可还是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啊!”
“高龄农民”务农工伤事故时有发生,也让不少农业大户“很受伤”。开县临江镇明月村农民孙昌武流转900多亩土地种粮,农忙时节,雇用的全是65岁以上的老人干活。“夏季给水稻喷农药、做田间管理时,要反复叮嘱他们:干不动了,可以找阴凉的地方,‘想耍就耍’。不然中暑了,我可承担不起。”孙昌武说,“2013年一个70多岁的农民下地除草时,盆骨粉碎性骨折,医药费花了4万多元。‘吃掉’了我一年租地种粮将近一半的利润。”
大量留守农村的“高龄农民”务农,还暴露了3个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进度时常受到影响,影响产量;二是传统精耕细作逐渐被“懒人农业”所取代;三是务农农民年龄大,知识水平有限,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难。
从2006年以来,合川区农机部门每年都会在春耕前后向农民推广精量播种、中耕锄草、水稻牵绳定距调栽等农业新技术。以精量播种为例,这种作物播种方法使个体发育更加良好,能实现高产。但在推广时,不少“高龄农民”告诉技术员,即便有了这项技术,插秧还是得“弯腰抬背”“又脏又累”。就为一亩地增产三四十斤粮食,费这么大力气,划不来!
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时,我国50岁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1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上升至32.5%,10年上升了14.4个百分点。照此趋势,到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我国农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可能超过50%。
对于农业大户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是“以前农忙才缺工,现在一年四季都缺人。”铜梁区平滩镇种菜大户敖小龙流转土地将近2000亩,日均用工量都在300人以上,每天用工都有30%左右的缺口。敖小龙说:“往往三个老头和老太太务农,也‘抵’不过一个年轻人。但现在农村能找到的只剩下60岁以上的老人了,很多体力活都干不了;用工价格年年上涨,种地效益就要打折扣。”
一个深层次问题是,务农劳力有“断代之忧”:二三十岁的农民绝大多数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四五十岁的农民愿意出外打工;农村务农大多都是6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尚未培育成熟、壮大,务农劳力萎缩的问题却已摆在面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