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是傣族极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傣族人民独特的建筑艺术。东坡先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傣族人不仅居住在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的令人心动!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房顶呈“A”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A”字型房顶不会造成积水。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架高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正宗竹楼的所有梁、柱、墙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成的。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于灾祸的象征,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面,据说这样做会更加坚固。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
中国古代南方百越区域盛产竹子,方便就地取材,一幢竹楼约用竹百余棵即可建成------粗壮的龙竹根部可以做柱,中部以上可以劈破为竹笆,做板,顶部一分为二正好是两片竹瓦;凤尾竹可以做椽,可以破成竹条压脊压瓦;绵竹可以破成竹蔑用来捆扎;梁柱交接处可以穿凿榫扣;地板用竹笆铺就;壁板、门板可用大块竹挡嵌夹竹笆,再组装安放;以竹篱围院,以竹栅为门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竹楼因封建等级的不同而不同:贵族建房上可以盖瓦,下可用柱百棵以上,中可以用两层楼梯,每层十级以上;农努建房上不得盖瓦,下用柱限四十根以内,只能安一层楼梯,并且不得超过九级,导致西双版纳千村万寨的竹楼都只能以芳草盖顶。六十年代是西双版纳竹楼从草顶到瓦顶的过渡时期,到现在傣族村寨中早已是一色瓦顶。楼柱也从龙竹换成木柱,从挖坑埋柱换成石墩垫柱。现在几乎所有的平民百姓的竹楼从建筑质量到建筑面积都超过了以前的官家。竹楼的式样也在不断地翻新。八十年代初,增加了不同形式的子楼。如今,竹楼已从竹木建筑发展为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把它称作乡间别墅也许更为合适了.